10月28日,76岁的朱国权老先生不幸离世,逝世后捐献遗体、脑组织及眼组织,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他人重见光明带去了希望。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原先也就是普通工人,不是大领导,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事情,但人开朗热心,朋友很多,喜欢运动,打乒乓球。
2020年朱先生向家人们表达了希望在百年后捐献遗体的想法,“捐献遗体是挺光荣的事情,我决定捐献遗体了。”当时的宋阿姨还有点意外,到现在细细回想也不知道老伴到底是从哪里了解到的遗体捐献,她回忆朱先生的语气好像就是随口谈起了一件小事,“我还问他你不怕啊?他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捐了我还有点贡献,再说人一走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其实相对首次接触的家人们,曾经是助产士后来又从事医学和红十字工作的宋阿姨对遗体捐献要了解得更多,“大体老师”又称无语良师,他们将生命的逝去转化为他人生命的延续,用自己的躯体架起通往医学神圣殿堂的桥梁,传授无尽的医学知识。
最终宋阿姨和家人们都支持了朱先生,“他这么说我们也觉得这是好事,为医学,为人类做贡献了。”2020年8月,朱先生随即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老师签署了捐献志愿书,完成意愿登记。“他身体很健康的,有的老年病外没有什么(疾病),一直在外面锻炼各种参加活动,还喜欢打球。”
然而一场飞来横祸让一个家庭破碎。今年10月28日清晨,在黄龙体育中心附近朱老先生遭遇车祸不幸丧生。“当时因为法医已经解剖过了,我和女儿都想让他入土为安算了,但后来又考虑到既然他生前有过个想法,最终还是决定要按他的想法来。”遗体捐献的不仅需要捐献者的无私大爱,也需要捐献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11月11日,西湖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宋阿姨送上朱先生的捐献证书,并献上果篮和慰问金,表达对捐献者及家属的敬意。在朱先生捐献后,大家都纷纷为他的行为点赞,亲朋好友中也有受朱先生的影响开始主动了解遗体器官捐献,产生了登记意愿的也大有人在。
捐献者用自己的躯体,教会医学生们宝贵的医学知识;用无私的奉献,为后人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用人道主义的光芒,照亮了人类的未来。
谨为生命,传递美意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诚挚邀请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方式如下:
微信登记
关注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登记。
网站登记
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www.codac.org.cn)进行登记。
授权登记
施予受、浙里办、津心办、网上国网。
现场登记
前往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书面登记。